HeartDialog
chatGPT 3.5 火爆初期,和这个大语言模型聊一聊发现能舒缓自己的情绪,还能完整的把产品需求文档转化为代码,于是有了做一个套壳应用的想法。
一个产品想要写代码,如同江湖人称流氓会武功一样。gpt一路披荆斩棘,从第一行html到后端技术推荐node+mongoose到实际的部署证书nginx一大堆,有bug就扔回去,3.5不行就试试4,1个月下来第一版就上线了。然后不停的优化迭代,最快可以一天几千行代码上线新功能,再也回不去3个月排期的感觉了。
其中最难的大概就是把大语言模型的流式返回打开并返回自己的前端了。当时看来做不到就gg了,但是一旦达成还觉得挺简单的呀。这种危机很多次以后,自己也就习惯了。什么谷歌登录,语音转文字转语音,stripe支付等等,大家能解决的,我也能解决的。自信也就建立起来了。
不过这一年下来,收获最大的不是代码能力,而是对gpt的问问题能力。问对问题,问什么人,补充什么材料,多给几个选项,再选一个最好的,等等。
顺便摸清了心理咨询的整个套路和逻辑,把各个流派,阶段分别作为提示词矩阵,让GPT选;同时加上关键词相关的上下文和总结,让说过的话不再被长度限制而忘却。两个还申请了发明专利正在公开审核。
虽然是个“简单”的套壳应用,但是在收集用户反馈,竞品调研,市场推广,咨询师合作,投资人洽谈里,还是学到非常多的东西的。
希望大家喜欢,通过每天的情感智慧和自我反思,帮助个人实现最好、最充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