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给大家推荐一本不一样的“编程书”
在正式介绍这本书之前,请先允许我先说几句题外话。
我上家公司是做呼叫中心起家的,十几年前我们做的呼叫中心排班软件就行销全国了,运营商、银行、保险甚至公安、电网等各领域都有我们的客户。
要知道,搞呼叫中心,稍微做大一点,势必就要去捣鼓那个开源软件:FreeSWITCH,那时候网上关于FreeSWITCH的资料很少,即使有,也成不了体系。直到我的领导给我推荐了这本书:《FreeSWITCH权威指南》(本文推荐的并不是这本书,请大家继续往下看)
很抱歉,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不记得书里的任何技术细节了。但这本书的作者,杜金房老师,把FreeSWITCH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那种感觉,让我极为震撼。
在那之前,我什么技术都搞,像Delphi,Flash,Asp,C#,Access等等都搞过,但都没搞出啥名堂,看到那本书之后,我才开始反思自己的技术成长路径。
我如果再这样功利心太强,到处拈花惹草的,我永远也成不了杜金房老师这样的技术专家。我必须给自己定下一条路,让自己也能把某个技术玩儿的妙到毫巅才行。
又过了好多年,我勉强做到了当初定下的目标:搞明白了一项技术,有了自己的著作,也开始登台授课了。
现在回头想想,如果有什么值得总结的话,那就是我和杜金房老师一样,都积累了自己的结构化优势。
如果一个事情,你做了10年,别人来了,搞个一年半载的,就能达到你同等的水平,那这个事情就没有结构化优势。
如果一个事情,你做了10年,别人来了,也得踏踏实实干10年,才能达到你同等的水平,那这个事情就有结构化优势。
送快递、开滴滴、做客服,这些工作都没什么结构化优势。
弹琴,炒菜,修电脑,这些工作有结构化优势,但优势并不明显。
编程,是一个结构化优势非常明显的事业。
这个工作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多,就算你兢兢业业干10年,仍然有很多新东西等着你学,等着你探索。这个领域没什么捷径,也不存在银弹,你付出心血积累下的任何东西,别人要想得到,也势必要付出同样多的心血,不会比你少一滴。
作为过来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要想在这个领域积累下一些东西,通过自己学习,自己探索实在是太痛苦了,而且效率特别低。最好能有个经验丰富的人带着你领略一下沿途的风景,真的能给你省好多事。
OK,那谁能带你走这一程呢?杜金房老师的这本书:《大道至简,给所有人看的编程书》就可以胜任这个领路人的角色。(连载中,尚未出版实体书,所以是提前给大家推荐的书)

之所以是“提前推荐”,是因为这本书尚未出版实体书,仍在连载中,但内容已经足够多了。
之所以是“不一样的编程书”,是因为这本书的读者受众从刚读书的娃娃到博士后。几乎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
下面是书籍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编程开发经验的一个总结,也有作者多年在写代码、面试、带开发团队、指导计算机编程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作者会尝试用最简单的方法和语言,带你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原理、相关概念和编程的本质,希望能帮助你在看其他计算机书的时候事半功倍,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以不变应万变”。
本书不会直接回答这些问题,希望你学完后能自己回答这些问题。
也欢迎你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写下来,更欢迎通过墨问便签分享出来。
本书不会教你求职技巧和职场经验,自己悟。
下面是读者人群:
小学生:现在,很多小学生就已经开始学习编程,他们需要一本“课外书”,这本书会陪伴他们从小学到大学的编程旅程。
大学生:作者见过很多大学生,即使是计算机系毕业的学生,对编程开发很多也是一知半解。是我们的教育错了吗?还是学习不努力?希望能从本书找到答案。
求职者: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想找个编程开发的工作,需要哪些知识、技能?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程序员:我得到了一个编程工作的岗位,学什么?从哪里学?怎么学?
深资程序员:我都走过哪些弯路?我怎么告诉新手程序员少走弯路?
技术主管:有很多编程开发经验,但是,怎么培训新的程序员?怎么让他们跟你一样优秀?
产品经理:为什么程序员总是做不出我想要的效果?要是我会写代码,就自己撸一个,不用你们(程序员)。有了这本书,你可以做到了(这里只是开个玩笑,并不是让产品经理都改行当程序员。术业有专攻,通过本书,让产品经理更理解编程,进而能更容易地与程序员沟通)。
不会编程的管理者:了解你的程序员,为什么你认为一个简单的任务他们却做了很长时间?为什么会不断的推倒重来?
甲方:了解你的乙方,为什么你提的需求他们总是不能满足?为什么项目总是会延期?
学生家长:孩子学编程,应该学什么语言?报什么班?你能帮助他/她吗?
下面是部分读者的反馈:
• 非常好。
• 是个宝藏。
• 通俗易懂,涉猎广泛,值得一读。
• 卧槽,四库全书。
• 光看到杜老师这个章节内容安排就很兴奋了。
• 感觉看完,要上一个台阶。 • 看完目录感觉自己学完就要行了。
• 老师知识丰富啊,学编程的同也学其他文化知识!
• 梦回矩阵论的课堂。
• 又回到大学了。
• 能看出来这门课准备过程中下功夫了。
• 全部看完了。入门不错~感谢杜老师分享!
下面是更新说明:
计划是每周2~3篇,说说编程基础知识和本质,更新到2024年底。随内容增多不定期涨价,买到就是赚到。
下面是杜老师整理的FAQ:
我是否适合学习这本书?
当然,这本书是写给所有人看的。
所有人,你是认真的吗?
是的。从小学 4 年级到博士后,从深资程序员到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市白领、网络主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可以学习。
我还是觉得这个“所有人”定位不精准,能具体描述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定位吗?
编程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学习编程,但也不代表他们不需要理解编程。电脑、手机和 AI 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之前写的书都专业性太强了,受众极小。几年前我就在思考这个主题。如果大家还对这个“所有人”有疑问的话,现在,我有朋友了。道哥吴翰清在描述他的新书《计算》时说 :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理工科生或者程序员看的,也是写给所有人看的。
我需要有什么基础?
小学 4 年级以上,能看懂中文,有个微信。
小学生,会有好多看不懂吧?
开卷有益,希望这本书能陪伴小学生到大学甚至一生。
既然小学生都能看,我从事代码开发很多年了,是不是看了没什么收获?
保证有收获!本课程设计的初衷是打造成编程领域的“独孤九剑”,“以无招胜有招”。你水平越高,就越能领会本课程的真谛,收获就越多。希望你在学完本课程后,也能修炼出属于你自己的“独孤九剑”。 本书内容很广,如果有一章或一节能帮到你,也是收获。很多同学也告诉我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另外,也许你写代码的水平比我还高,但你也不一定所有方面都比我强。退一万步讲,如果你觉得这门课对你来说太浅了,你还可以指导我做的更好,推荐给你关心的人。
这本书与道哥的《计算》比起来,有哪些异同?
当我看到道哥说的“所有人”时,我的第一想法就是——还是被人抢先了。当我真的买了书看时,我发现我们有些共同的想法,但内容几乎没有重合。道哥的功力很深,但我觉得我讲得比道哥要浅显一些。当然,我推荐你看一下《计算》,真的很好。
只能在微信小程序上看吗?
是的。
后面会出纸质书吗?
会的,本来就想写成一本纸质书,但写书时间比较漫长,而墨问便签是个很好的平台,所以,先跟大家见面。而且,电子版可以随时接受读者的反馈,我也可以随时修改,争取到出版的时候已是精品。
为什么选择了墨问便签而不是其他的知识付费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号也可以收费阅读吧?
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发出后不能随便修改。墨问便签很简单、很好用。
AI 都能写代码了,我们还需要学编程吗?
要,你要知道 AI 写得对不对。而且,编程开发最重要的是理解,重复、机械的东西可以让 AI 去做,有思想、有灵魂、有创造力的东西还需要你去实现。后面,我也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解释这个事情。
有课程目录吗?
目录很长。这个 FAQ 已经很长了,我不想你看完 1 万字再决定是否购买。
本书写作时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 理清基本的概念,洞悉编程本质。
• 科普,但又有一定深度。
• 覆盖面广,求精务实。
• 通过真正的代码和示例帮助读者理解,而不是只讲概念和理论。
• 对于开发者,本书希望成为读者编程路上的催化剂,不代替任何一本编程书。
• 帮助不需要编程的读者真正理解计算机和程序是怎样工作的,降维打击。
• 大道至简,无招胜有招。
你除了可以通过此连接,购买这本书外,也可以通过下面的微信二维码购买这本书:
